集团新闻

加泰罗尼亚华人球员注册数突破 326 人 青训体系成中西足球交流新桥梁

2025-07-04

在刚刚结束的 2024/25 赛季,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足球版图迎来历史性突破 —— 注册在加泰罗尼亚足协的华人球员总数达到 326 人,创下该地区自 1980 年建立完整青训注册体系以来的最高纪录。这一数字不仅是 2019 年同期数据的 4.7 倍,更标志着中国足球 "留洋低龄化" 战略进入实质性收获期。

一、结构性突破:从 "零星试训" 到 "体系化输出"

在 326 名球员中,215 人集中在 U14 至 U19 年龄段,占比达 65.9%,形成完整的梯队建设链条。其中,效力于加泰罗尼亚第一级别青训联赛的球员达 11 人,第二级别联赛 24 人,部分球员已进入欧洲俱乐部精英梯队体系。以 15 岁的刘凯源为例,这位被西媒称为 "中国姆巴佩" 的福建少年,在欧罗巴 U16 联赛下半程 11 场打入 12 球,以 160 万欧元违约金签约比利亚雷亚尔青训,创下 "10 后" 球员转会费纪录。另一位典型代表是广州籍球员邝兆镭,10 岁时便受邀试训巴萨拉玛西亚,如今在达姆俱乐部 U16B 队 19 场贡献 7 球,同时入选中国 U16 国少队。

开云体育

值得关注的是,94 名球员明确拥有中国国内培训经历或持有中国身份,占比 28.8%。这一群体中,23 人是本赛季新增注册球员,包括杭州绿城足校输送的 5 名梯队成员,凸显国内青训机构与西甲俱乐部的合作深化。这种 "国内筑基 - 海外深造" 的模式,正在重塑中国足球人才培养路径。

二、青训土壤:加泰罗尼亚的独特优势

加泰罗尼亚地区能成为华人球员聚集地,与其成熟的青训体系密不可分。这里拥有西班牙最密集的青少年赛事网络,从 U13 到 U19 共设置 5 个联赛级别,仅 U14 年龄段就有 448 支球队参与竞争。更重要的是,加泰罗尼亚足协推行 "足球 + 教育" 双轨制,球员白天在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,下午进入俱乐部青训基地训练,这种模式既保证文化学习,又提供每周 15 小时以上的专业训练。

政策支持同样关键。加泰罗尼亚政府每年向巴萨、西班牙人等俱乐部提供专项补贴,要求其青训体系向国际球员开放。以西班牙人为例,这家由星辉集团控股的俱乐部,近年来专门设立 "中国球员发展计划",除邝兆镭外,还吸纳了 3 名来自深圳、上海的年轻球员进入梯队。这种中资背景俱乐部的存在,大幅降低了中国球员的留洋门槛。

三、挑战与机遇:从 "数量扩张" 到 "质量提升"

尽管注册人数激增,但华人球员的竞技表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在加泰罗尼亚第一级别青训联赛中,华人球员多数司职边路或中场,技术细腻度得到认可,但身体对抗和射门转化率显著低于本土球员。前国脚高雷雷指出,西班牙同龄球员每周平均训练时长比中国球员多 8-10 小时,力量训练强度更是高出 30%。这种差距在 U16 以上年龄段尤为明显,目前尚无华人球员进入加泰罗尼亚顶级青训营(如巴萨拉玛西亚、西班牙人科内利亚基地)的核心梯队。

不过,新的机遇正在显现。随着西甲联盟推出 "国际青训扶持计划",中国球员可通过 "特殊天才条款" 获得快速注册资格。2025 年 4 月,16 岁的北京球员张昊就凭借在加泰罗尼亚 U16 联赛的出色表现,跳过常规审核流程直接签约赫罗纳俱乐部。此外,加泰罗尼亚足协与中国足协正在协商建立 "球员交换通道",计划每年互派 50 名青少年球员进行为期 6 个月的交流训练。

加泰罗尼亚华人球员注册数突破 326 人 青训体系成中西足球交流新桥梁

四、未来展望:从 "跳板" 到 "人才库"

加泰罗尼亚正逐步从中国球员留洋的 "中转站" 升级为 "人才孵化基地"。数据显示,过去三个赛季,共有 17 名华人球员从加泰罗尼亚青训体系进入西班牙职业俱乐部合同体系,其中 3 人已代表一线队出场。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,2025 年 5 月,18 岁的刘凯源入选比利亚雷亚尔 B 队征战西乙,成为继武磊之后第二位进入西班牙第二级别联赛的中国球员。

这种人才储备的溢出效应开始反哺国内联赛。本赛季中超已有 4 名曾在加泰罗尼亚青训的球员亮相,其中上海海港的李浩然在对阵山东泰山的比赛中打入关键进球,其快速逼抢和精准传切的风格,被媒体称为 "加泰罗尼亚烙印"。随着杭州绿城、鲁能足校等机构与西甲俱乐部合作深化,预计到 2026 年,加泰罗尼亚华人球员中有望出现首位登陆西甲的 "00 后" 球员。

这场悄然发生的足球变革,不仅是数字的积累,更是中国足球青训理念的转型。当 326 名华人球员在加泰罗尼亚的球场上奔跑时,他们追逐的不仅是个人梦想,更是中国足球破局的希望。正如克鲁伊夫当年在拉玛西亚种下的足球哲学,今天的加泰罗尼亚,正在为中国足球培育新的火种。